近日,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:“明月鏡片”)向深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,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。
招股書顯示,明月鏡片擬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3358.54萬股,公開發行數量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25%,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。
資料顯示,明月鏡片來自“眼鏡之都”江蘇丹陽,主打眼鏡鏡片生產,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。本次IPO,公司計劃募集5.68億元資金,其中4.4億元用于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,其余部分則用于市場營銷及研發支出。值得注意的是,2019年公司產能利用率已降至8成左右。
招股書顯示,2017-2019年,明月鏡片業績呈增長趨勢,營業收入分別為42626.82萬元、50941.85萬元、55250.12萬元,其中,鏡片銷售收入分別為36208.89萬元、42969.63萬元、44782.84萬元,分別占總收入的86.65%、85.48%、81.33%。
值得一提的是,招股書還顯示,明月鏡片的成本可謂相當廉價。2019年,明月鏡片的鏡片單位成本價僅6.23元,鏡架為20.91元/副,成鏡也僅有56.09元/副。招股書中另外顯示,明月鏡片單個鏡片出廠價約為13.5元。
然而在市面上,這些鏡片被提價數倍甚至十數倍售賣給消費者。在天貓、京東等電商平臺上,明月鏡片標出的最低價格為228元/副,較高端的則在千元以上。
由此可見,明月鏡片作為眼鏡生產頭部企業之一,只獲得了整個鏈條中的一小部分利潤。
為進一步擴大利潤,明月鏡片已著手拓展線上零售業務。招股書顯示,公司2017年以來已經在天貓、京東、小米有品等平臺開設了線上自營旗艦店銷售成鏡及鏡片,相關收入已連續兩年大幅增長。其2019年電商自營零售業務收入1768.27萬元(銷售商品為成鏡),同比2018年增長442%,占當年營收比例為3.2%。 |